时值立冬,寒意未浓,在明媚阳光的照射下,大运湾公园的青青绿草伴随着轻风在阳光下舞动,静谧的河水拥护着这一片绿岛,叙说着千年的底蕴……
古老的大运河蜿蜒流淌,孕育了中华民族醇厚的文化底蕴,也记录着人类两千年的文明史。沧州,这座大运河催生出的美丽家园,以其绚丽多姿的文脉传承和人文景观,临摹了一幅壮观而又意蕴绵长的历史画卷,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大运河湾公园是我市运河景观带提升改造工程重点项目,是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更是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民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以大运河湾公园为出发点,传承运河文化精神,11月7日组织党员教师到沧州大运河湾公园探寻大运河的文化意义,感受大运河畔厚重而又多元的文化元素,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增添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它贯通南北、联通古今,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空间跨度最大、使用时间最久的运河,运河流经区域自然地理状况异常复杂,中国历代运河建设者们在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运河连通为一条纵贯南北的人工运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创新协同、顽强拼搏、生生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运河精神在形成发展进程中,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积淀统一意识,为经济发展、城市繁荣提供精神元素,为文化交流融合注入文化滋养,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弘扬大运河精神,展示其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活动中,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崔炳德同志带领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第九讲,“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崔炳德同志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广大党员教师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默默耕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绵延千年发展至今的运河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传承运河文化、发扬运河精神,又要继往开来、创新协同,推动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结合目前学院开展的学科竞赛,崔炳德同志提出全体党员要做学习型教师,构建终身学习的体系,大胆尝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运用大数据、数字媒体等技术服务好大运河文化的建设工作。
教师们表示,要传承发扬大运河中蕴含的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争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