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 > 正文

《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路径》线上培训心得体会——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

发布时间:2022-03-08 09:26:15

    为了落实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两评估一转型”的相关文件要求,贯彻假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2年1月12日,计算机系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河北金融学院赵松岭教授主讲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路径》线上培训交流会。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以下为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老师们的心得体会(按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冯涛

    今天听了河北金融学院赵松岭教授的教育教学改革专题讲座,所讲内容涉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师的教学理念、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对分课堂理论和实践经验等,对我触动很深,很受启发。

    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具有规模大、多样性、个性化、社会化等特点,教师必须遵循规律,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对分课堂展开的流程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基于三个模块可以灵活开展几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它传承了传统教学智慧,使讲授法与讨论法两者长短互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理念深刻、简明易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4C核心素养。最典型的对分课堂包含四个关键环节,分别是讲授、独立学习与做作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也一定要勇于尝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且根据自己的课程情况不断改进和创新,全面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何馥韬

    作为一个刚刚入职半年的新教师,我十分渴望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尽快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本次专题培训中,赵松岭老师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提升途径三方面入手,从自身实践和经验出发,对于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的精彩的讲解,令我受益良多。

赵松岭老师在整个分享过程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发展、学习效果为中心。通过赵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会,以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帮助和引导学生。

    除此之外,赵老师对于“对分课堂”的讲解也使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无论是“亮考帮”讨论形式,还是ABBC式的分组模式,还是个性化姓名桌牌制作,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于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长体会进行总结,更是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

    本次专题培训使我对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教学设计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胡晓林

学习《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路径》心得体会

    作为一线教师,就得刻苦钻研教育教学,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此次跟着河北金融学院赵松岭教授学习《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路径》收获颇丰,对于入职半年的我来说是很好的引领和启发。

    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的一线教师,要时刻谨记“以学生为中心”。但并不意味着这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事,这同样是学生和学校共同的事情。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人而不思被动学习的人。教师要让自己成为设计者、引导者和支持者,鼓励学生成为主动和学习的自觉者。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要及时形成评价并反馈,促进学生改变和进步。本次的学习让我再次认识到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李梦真

聆听“赵松岭教授教育教学改革报告”的心得体会

    2022年1月12日,河北金融学院的赵松岭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路径,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对分课堂、学习态”进行讲解,赵老师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

    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教室、教师”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同时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大学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

    在参与倾听了本次教育教学改革的讲座之后,我们年轻教师更要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对分课堂、学习态”的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李越越

《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路径》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非常感谢相关领导和老师组织了这次专题培训,赵老师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只有两年半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我在教学方面时常感觉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在教学方面有质的提高、更好地提高数媒学生们的培养效果。

    首先,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呢?这句话我们经常提到,却并没有真正明白它的内涵。赵老师说,判断一门课讲的好与坏的标准并非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而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的确,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必须被充分调动起来。其次,数媒的课堂非常适合采用对分课堂这种组织形式,它强调的是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内化吸收,而非满堂灌。虽然我之前也采用过这种形式,但缺乏设计,效果不甚理想。姓名牌、亮考帮等方法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好方法。最后,赵老师分享了一些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姿态。我觉得,作为老师一定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把学生的学习效果看的比什么事都重要,而不是忙于其他的事情,舍本逐末。


刘斌

聆听“赵松岭教授教育教学改革报告”的心得体会

    河北金融学院的赵松岭教授主要讲述几点: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对分课堂;学习态等几个问题。听完以后,收获很大。

    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既要注重教得好又要注重学得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各自的潜能,因材施教,激励每位同学爱国求真、励志力行。在我的Photoshop,PR、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我要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增加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完成实际的课题和创作,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增加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尝试推进对分课堂,注重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评价体系,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生的改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成型期,要教育引导学生铸就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牢成长发展的基础。这一阶段也是学生知识架构、基础能力的形成期,要教育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了解学科前沿,接触社会实际,接受专业训练,练就独立工作能力,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学生成才立业奠定坚实基础。要精准把握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探索适合课程性质的教学模式,站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角度上开展教学活动。


齐传辉

    2022年1月12日,在线观看了赵松岭老师的讲座,在本次专题培训中,赵松岭老师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提升途径三方面入手,从自身实践和经验出发,对于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的精彩的讲解,令我受益良多。

    赵松岭老师在整个分享过程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发展、学习效果为中心。通过赵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会,坚持以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通过作业反馈和调整教学进程,更好的把控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赵老师对于“对分课堂”的讲解也使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无论是“亮考帮”讨论形式,还是ABBC式的分组模式,还是个性化姓名桌牌制作,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于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长体会进行总结,更是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值得我们学习。


王志博

关于对分课堂教学的心得

    2022年1月12日上午河北金融学院的赵松岭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相关提升路径。其中赵老师介绍了在她的课堂中使用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给我很多的启发。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对对分教学的心得说一下我的看法。

    一、教学的认识论

    赵老师认为教学活动中具有三个层面的认识论。第一层是聚焦于学生自身的特质,毫无教学反思;第二层是聚焦于自己的教学行为,重在课堂管理;第三层才是聚焦于学生的学习行为,重在学生做了什么。结合我的教学经历来看,我处于第二层级,在每次课堂中我对于软件本身进行着重讲解,同时也会留一些对应的案例项目让学生们进行练习。但整个学期结束后,对于软件操作,参数的设置技巧的教授时间比例还是太多,无法很好地体现学生具体的学习行为,即有没有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制作案例是否能体现学生是否将软件技能融入自己的构思、设计和在制作当中等。这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需要考虑的。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该加大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的时间,将软件操作技能的讲解进一步精简,突出学生们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

    二、对分教学法

    赵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向我们介绍了对分课堂教学法。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四元教学”。“一个中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而是学生、学校共同的事情。学生是主动和自觉的学习者,教师是设计者和引导者。“四元教学”包括教师讲授,独学、作业与反思,同伴讨论,教师答疑。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第一是分组,赵老师的经验是按“ABBC”的形式分组,即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为分组最好。当然,不同的课程也要根据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课时安排进行合理分组,切勿生搬硬套。根据我的教学经历,以前给学生们分组都是随机分,以及按照学生宿舍分组,这样分组虽然简单,但没有很好地符合学生们自身发展需要。因此在后期的教学中,涉及到给学生分组,可以借鉴赵老师的经验。

    第二个是四元教学中的教师讲授和作业反思。其中四元教学的“精讲留白”非常赞同。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将项目案例还是软件的操作,教师要把整节课的框架、核心的知识点讲清楚,讲明白,其余的知识信息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去探究,去总结,这样对于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更加有效。还有就是作业反思中的“亮考帮”作业也是一个亮点。我认为,数媒专业大多数是软件操作,设计制作占比高的课程。所以关于作业的布置与展示,可以改进为“亮评帮”。“亮”即展示学生们自己的作品,说一下自己的作品有什么亮点,运用了什么软件操作知识,表达什么主题思想等;“评”即其他小组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做到客观公正;“帮”即将学生作品中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提炼出来,评价结束时其他小组需要帮助该小组改进。

    第三个是创意的姓名桌牌,这一部分既能让同学们把所学的数媒专业知识应用其中,体现学生们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又能做到融入课程思政和考勤的目的。这一点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值得借鉴。

    三、最后的总结

    在培训结束后,赵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每个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不一定奉对分教学法为圭臬。这一点我也赞同,我认为数媒专业的课程主要从如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乐趣,提高他们的自我内驱力中入手,之后辅之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为方法,在实际项目中不断提高相关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会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数媒专业课程的教育模式,积极借鉴本次培训中赵老师的教学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周雨莹

《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路径》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专题培训,学习到以学生为中心,要聚焦于学生自身的特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是需要设计的,要学生主动和自觉的去学习,做一个学习者。并且学习到ABBC式分组,和制作个性化姓名桌牌,强化自我概念,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问题。

    并且让学生进行目标与总结,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学的好,从而使其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发生改变,融入自己的思考,悟透背后的科学逻辑。

    学习要重在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通过对分课堂来使其掌握课堂内容,通过讲授—吸收—讨论。这个过程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如何得到答案,这个过程才是高阶思维的探究式学习,值得我们所有高校教师学习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