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两评估一转型”的相关文件要求,贯彻假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2年1月12日,计算机系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河北金融学院赵松岭教授主讲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路径》线上培训交流会。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以下为软件工程教研室老师们的心得体会(按姓名音序排列):
崔凌云
1月12日上午,听了河北金融学院赵松岭教授的讲座,赵教授提到了四元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独学/作业/反思、同伴讨论、教师答疑,结合我本学期讲授的MySQL数据库应用课程谈谈我的做法和想法。
MySQL数据库应用是一门纯实验课,32学时,以往两届都使用教师给出实验内容,学生上课自己做实验,教师指导学生问题的形式开展教学,互动性不好,自律的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不自律的学生收获很少。本学期我使用了教师给出任务+独学+小组讨论+班内讨论教师答疑的教学方法,并且在课程伊始就和学生明确了授课方法、给出了我指定的评分规则,把评分权交给学生,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和班内讨论的分值在每次课评分中占比较多。这种方法和赵教授提到四元教学方法差不多,因为课程性质的原因,去掉了教师讲授环节。
一学期下来,我发现,学生活跃度确实比前两届学生好很多,学生自主或不自主地参与了讨论,课上把知识点中的难点解决,而且学生在讨论中反映出的问题可以激起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更有益于深挖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总体教学效果优于前两届。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学期都是用这一种教学方法,在学期中后期学生有所懈怠,组内积极的一直积极,不积极的越来越不积极。另外,到了后期学生每次打分不真实,有应付了事、都是老好人的情况。
结合今天赵教授的讲座内容,我发现我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周全,学生自由分组不科学。下次授课时我将尝试不同的分组方法,并且一学期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免学生懈怠。
井广泽
通过学习河北金融学院赵松岭教授的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分享,收获良多。赵老师在教学目的,教学模式,以及如何提升学生能力的角度给出了非常独到的见解,令我收获颇多。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心得。
首先,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要重新树立对教学的认识,赵老师把对教学的认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只专注于学生自身特质,只关注于学生能否完成即时课堂目标,从而以此为刻度尺,将能完成目标的就是好学生,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就是差学生。第二层次是,开始关注教师本身,教师开始聚焦于自己的教学行为,重于提升自己,重于课堂管理,但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第三层次是聚焦于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做了什么。这三个层次使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不能只顾自己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要根据学生表现情况灵活进行改动,只要能让学生获取一点点的进步产生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就已经获得了成功。
第二,教学改革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老师有一桶水,学生才有可能能获得一杯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先育己再育人。只有自己能力达标,学生才能学的好。
教学改革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汲取先进理论并融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提升自己改善教学。
李朋
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路径学习心得
1月12日上午,河北金融学院赵松岭教授就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路径等教育教学改革理念进行了线上培训。赵教授分以学生为中心、对分课堂、学习态三个部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收获颇丰。
赵教授对三个层面的认知总结的很深刻,对标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还是过多聚焦于自己的教学行为,重课堂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重视的不够,分析的不够,教学设计的不够。
以学生为中心不再是“老三心”,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心”。学生要成为主动和自觉的学习者;教师要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改变。尤其是以评价或反馈促进学生的改变这方面自己做的还不够,需要自己认真的思考和学习。
通过“对分课堂”,“四元教学”,“亮考帮”等内容的介绍,明确了教学是需要设计的思想,要关注于学生学习什么?做了什么?预期学习成效是什么?需要哪些教学活动?这些都是以后我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和努力提升的方向。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对课堂的教学改革有了新认识,新提高,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要多实践,多学习,多引入,努力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
马晓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用艺术创作中的“留白”,灵活把握教学节奏,既可减少教师掌控太满给学生造成的压抑感,又让课堂疏密有度;教师也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和艺术性,让学生活学、乐学、会学,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
留出合理时间,让学生自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的时间,同时也要充分合理分配学的时间,让教与学相融。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反映出教师往往注重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教师只有深入关注课堂的生成过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性差异时,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时间的合理配置,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让学生回归课本读一读,围绕主题议一议,都是有意调控教学节奏,合理调节教与学的进度,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彭景芹
2022年1月12日上午,听取了河北金融学院赵松龄教授的讲座,关于赵教授提到的四元教授法,在领会赵教授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每门课的教学,由于学时有限,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学生、作业、答疑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应分割。
1、每堂课结束,教师要对下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作业),由学生在课下独立学习、思考、分组讨论等方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将作业在授课前呈现给老师;
2、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逐个化解每个问题;
3、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但是知识的授予者,还是心灵的引导者。课堂上,教师解答学生疑问题的同时,及时发现学生的精神状态,以便及时引导。
每位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知识的授予者;学生心灵的引导者。没有灵魂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
王建文
《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路径》心得体会
赵松岭教授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提升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听完之后,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收获颇丰。从认识论的层面而言,我们的教学目前处于由第二层面聚焦于自己的教学行为到第三层面聚焦于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转变,我们聚焦的恰恰是如何对教学进行设计,从细节来推进预期效果的改变,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主动向我们要知识。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也需要推陈出新,把更多的教学知识点包装起来,形成一个个案例,让学生学会抽丝剥茧,可口的点心学生自己品尝出来。我们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
在赵教授分享的对分课堂中,有两点我个人非常认同。一、讨论,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如何得到答案。这个过程就是既懂又疑高阶思维的探究式学习。我们的学生缺少的的是问为什么,我们应该设计更好的教学案例来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然后再来探究如何解决“为什么”,最终让学生能够把这些“为什么”的本领融会贯通到学习的各个层面和领域,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二、制作个性化姓名桌牌。由于学生人数的激增,教师对于学生的认可从姓名开始,尊重每一位同学的付出,并持续给与关注,激发每一位同学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感到自己学得好,从而使其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
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学生告别课堂失望,让我们自己拥有教学自信。知识是博大精深的,教育过程是需要探索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前进的路还很长。
魏荣华
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感想
2022年1月12日上午,在线听取了河北金融学院赵松岭教授的教育教学改革沟通讲座。赵老师从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对分课堂的具体实操,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分享,一个半小时的分享讲座,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也激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1.继续加强对高教文件的学习,加深“一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认识及高教40条的具体理论深度。
2.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3.每周一次专业时事分享5分钟。既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对时事的关注,也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锻炼了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同时也非常精准的实施了课程思政。计划下个学期的课堂中尝试一下。
4.一个个精心的教学设计,一次次不断的尝试,专业技术课程的老师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要对教育教学理论、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通过本次的学习,以后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逐渐实现转身,做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杨媛媛
通过学习河北金融学院赵松岭教授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分享,收获颇多。赵老师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提升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每个方面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从教学理念来说,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而老师应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适当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进步,从而达到教(教学活动)、学(学习效果)、评(评价机制)的一致性。从教学模式来说,赵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个性化姓名桌牌的制作和学生的目标与总结,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融入自己的思考并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提升路径来说,不仅仅是学生要有好的学习态,老师更应该具备“学生有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学习态度,通过图书、公众号等学习途径学习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老师的知识库。
教学改革项目重在探索,贵在实践,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和洗礼,才能不断的更新并进步。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向更多的优秀教师学习。
昝德才
今天有幸聆听了河北金融学院赵松岭教授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提升路径》的讲座,收获颇丰。
一、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
二、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
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一改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中心,变为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这就需要老师们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顺应眼下的教改方向,还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下,教和学的关系也发生重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
以学生当前状态为基础,以促进其发展为目的,发掘学生潜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把学习作为教育的中心。在学生所有活动中,学习市中心。
把学习效果作为判断教学和学校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重视测量与反馈,在学习中的作用,建立有效及时反馈机制,使效果评价能有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帮助教师调整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相应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原则。
朱佳
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提升思路
今天讲座主要分为:以学生为中心、对分课堂以及学习态等等。通过这次学习我首先认识到教学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聚焦学生,反思自我,聚焦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中心,密切关注教师、学生和学校;以学生为中心讲授学生能听得懂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自觉学习性。其中,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引导者与支持者,教师对于课程知识应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促进学生改变)。形成性评价需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任务,对其进行一遍遍修改,观察成效。下学期教授离散数学课程,初步预期将课前五分钟学生结合时事展示加入课堂,并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改进,及时有效反馈学生学习效果。